'复' 搜索结果

协会介绍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由重庆市社会资本(国有、企业、民营、外资)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在促进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市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依法成立的重庆市5A级社团法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头条详情
  • 舍“小家”为大家 ——重钢总医院抗疫纪实

    “小家”为大家

    ——重钢总医院抗疫纪实

     

    在本轮疫情防控中,重钢总医院有这样一些特别的“战友”,他们既是同事又是夫妻,他们并肩战斗,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护航。

     

             一、夫妻接力 共担使命


    张磊是重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黄睿是重钢总医院泌尿外科的护士,这一对夫妻,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两地作战,已经有20来天没有碰过面。

     

     

    11月7日,黄睿因工作需要,留守泌尿外科,那一天,是小儿子两岁的生日,张磊在家里张罗了丰盛的饭菜,精心布置了房间,等着妻子回家共同庆祝。忽然听到妻子不能回家的消息,张磊还是带着两个小孩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1669862331481.jpg 

     

    (张磊与儿子女儿)

     

    因为实行院内院外工作人员独立管理,休息在家的张磊看到院外采样人员不足的消息,主动请缨到双城社区1号采样点,持续多日承担区域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11月20日,张磊与重钢总医院另外79名医务人员出发至迎龙方舱医院,从开舱前的搬运设备、组装床单元、分配生活用品,到开舱后的医疗救治、心理疏导,张磊没来得及跟黄睿交流,也没来得及跟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视频通话。

     

    1669862364766.jpg

    (张磊在迎龙方舱医院开舱前搬运物资)

     

    11月21日,黄睿离开医院,在双城社区1号采样点接替张磊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两人在同一个岗位接续工作,也在不同的岗位上各自奋斗。“我们是夫妻,也是同事,有着共同的使命,对彼此的工作也有更多的理解,两个孩子虽然只有两三岁,他们也理解爸爸妈妈在外打病毒,给我们加油”。  谈到愿望,黄睿说:“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吧,大家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回家,我每天都可以去幼儿园接娃”。

    1669862424777.jpg 

    (黄睿在核酸采样岗位)

    张磊则表示,将岗位交给妻子,也将老人和小孩交给妻子,他在前方不能顾及,心有歉疚。“希望舱内的病患能早日回家,我也能早日回家”!

     

    二、年轻伉俪 同心协力

     

    阙萍和罗鸿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妻子阙萍是院感科干事,丈夫罗鸿是信息科技术人员。

     

    小两口办公室虽然相邻,也经常不见彼此,院感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多项任务,阙萍每天的电话不断,手机的电总是充了一次又一次。“她没空管我,我就管一管她,有空的时候帮她拿一下盒饭,问她需要点儿什么,让家里人送过来”。罗鸿满眼疼惜地看着日渐憔悴的妻子。

     1669862476627.jpg


    阙萍在院感培训

     

    他自己承担的工作也并不轻松,万事伊始,信息先行,筹建隔离病房和方舱医院前,罗鸿与信息科同事一起牵线、安装电脑、打通系统、排查故障,以最快速度和最全保障,全力满足疫情防控救治需求。罗鸿的手机每天要接上百个各类信息系统求助电话,“不能进舱排查,只能电话指导,有时候有了故障,他比现场的人还要着急”。阙萍这样谈起丈夫。  除了承担信息科的相关工作,罗鸿还在医务部支援,承担阳性患者转运协调的工作,工作不分上班和下班,即便在深夜也一样有转运任务。“我的本职工作全是面对计算机,但这次我面对的是人,我想让每一个流程化的环节,都能拥有更多人性的温暖”,罗鸿说道。

    1669862528562.jpg

    罗鸿在调度工作岗位

     

    “我们两个现在是以院为家,大家也都以院为家,为了更多的人能够早日回家,我们竭尽全力”,阙萍说。

     

    结语:在重庆市疫情联防联控陷入最紧张的局势时,正是这样一位位牺牲“小家”顾全“大家”的社会医疗人,为赢得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石。





    编辑丨周晓敏

    审核丨杜晓锋